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和质疑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那份帐单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导入课题
1、我们刚学过一首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游子吟》。
2、围绕“报”字导入新课。
诗中的“报”是什么意思吗?“报酬”又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报酬”的故事。
3、出示课题:“妈妈的账单”。
读课题。有没有看见过“账单”?再看看“账”的部首中你明白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想文中讲到了几份账单?分别是谁写的?账单中分别写了什么?
2、自己读课文吗?当你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的时候就把它划下来反复地读,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词语:你从书中找到了哪些容易读错的词语,和我们大家交流吧。
索取报酬款项如愿以偿羞愧慈爱蹑手蹑脚小心翼翼怦怦直跳
三、两份账单,进行对比
1、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妈妈的账单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2、让我们仔细看看它们有哪些区别?
(a、内容不同b、时间不同c、报酬不同)
3、妈妈读了彼得的账单后,有什么反应?
(她期待小彼得能够自己醒悟,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帐单会象她期待的那样,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
4、既然妈妈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妈妈的账单上写得都是“0芬尼”?
(是啊,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妈妈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妈妈只是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
5、对比这两份账单,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诵读课文,感悟内容
1、那小彼得体会到妈妈的爱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仔细读读最后一段。
2、你对小彼得有什么评价呢?
(是啊,小彼得还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妈妈的帐单,他很快领悟到,妈妈是一直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报酬。跟妈妈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五、讨论题意,升华内涵
1、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爱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2、如果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等)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篇2
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有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课文。
2、翻开课本第83页,齐读课题妈妈的账单。(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妈妈的账单》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划出你觉得重要的词语或句子。
2、借助文中的词语,用两三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彼得妈妈)
过渡:刚才有同学运用了这两个词语,非常好。请大家伸出手指跟着老师写一写。(板书: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三、细品账单,感悟母爱
(一)、学习彼得的账单
1、彼得有什么愿望?他帮妈妈做了哪些事情?(课件)指生读彼得的账单。
2、引导想象,补充小彼得的心理。
当彼得获得他想要的报酬时,他心情怎样?他有什么举动?说些什么?
过渡:是啊,此时的彼得是多么兴奋啊!可又是什么使彼得羞愧万分呢?(妈妈写给他的账单。)
(二)、学习妈妈的账单
1、妈妈的账单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从文中找出来读读吧。(课件)
2、交流补充妈妈的账单。
3、引导对比,感悟母爱。
师:妈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付出的点点滴滴,说得完吗?道得清吗?(无价)妈妈的账单上为什么写得都是0芬尼?(无私)
妈妈为什么又要给彼得这样一分账单呢?(无声)
4、师生合作深情朗读妈妈的账单。
5、再次引导想象,补充小彼得的心理。
此时,小彼得是怎样的心情?小彼得怎么做?会对妈妈说些什么?谁愿意读出小彼得当时的心情?(指名读)
四、联系生活,熏陶情感。
1、师小结:听话懂事的小彼得终于明白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情理之中的。
2、学完了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
同学们的作业都很实在,很孝顺,也很感人。老师只想给你们的温馨作业前加上一个期限,那就是一辈子。
3、弹性设计: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品味一曲母亲的颂歌吧。(播放歌曲《懂你》。)
板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
彼得妈妈
如愿以偿60
羞愧万分0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内涵;
2、通过课堂朗读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并懂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
2、深刻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板书:“0”,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板书:“60”,请选择“>、<或=”其中的一种符号来连接“60”和“0”。
二、谈话揭题
1、板书:“账单”,看一下“账”的偏旁,它与什么有关,日常生活里,你在哪里见过账单?
2、在社会生活中,只要有消费、有支出,就会产生账单,可是一对母子间竟然出现了两张账单,这是为什么呢?
板书课题:20、妈妈的账单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生字、新词,读通句子,在此基础上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检查字音。
3、理解:芬尼、如愿以偿。
4、交流课文基本内容。
四、理解感悟
(一)同学们说一说小彼得向妈妈索取报酬,当他如愿以偿后却感到羞愧万分,是什么原因让小彼得突然有了这么大的转变呢?
(是“妈妈的账单”)
(二)品读妈妈的账单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妈妈的账单,用心读的学生会因为其中的一个词、一句话,心灵为之震撼。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受这个词、这句话,大家的眼前会出现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我们用心来读一读,看看妈妈的账单哪里打动了你,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教学环节)
1、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十年间,妈妈会为小彼得做些什么。(指导朗读)
2、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教师讲述妈妈吃鱼头的故事,引发学生的联想,感受妈妈对儿女的无私疼爱。(指导朗读)
3、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教师创设情境: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小彼得生病了,妈妈知道后,二话不说就——,护士给小彼得打针,针扎在小彼得身上,疼却在——,妈妈宁愿——,宁愿——。清晨,小彼得的烧退了,这是妈妈——,妈妈——。
同学们通过想象小彼得妈妈的所作所为去回顾一下自己妈妈的付出与关爱。
4、佳句朗读。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十个酷暑、十个严寒、十个阳春三月、十个金风送爽。十年,3650个日日夜夜,小彼得的妈妈一直是这样付出。
(要朗读出账单中妈妈的付出,自练读,指名读)
四、理解妈妈的账单
1、妈妈为小彼得整整付出了十年,同学们,如果让你你为妈妈十年的艰辛、十年的劳作、十年的疼爱、十年的奉献标上价格,你会给出一个社么样的价码?
2、出示资料
母亲的工作是一种“技术性的中级管理”工作,如果母亲的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6万美元。
——美·克里滕登
一年6万美元,十年60万美元,妈妈为什么在账单上标上“0芬尼”呢?
3、妈妈告诉孩子,无论我为你们做什么,都是不需要回报的。现在看来上课时的不等式“60>0”,当“0”承载着无私、无价的母爱时,那这份索取便惭愧地低下了头,改写不等式“60<0(无私、无价)。
4、再读妈妈的账单,赞美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5、同学们读懂了账单,更读懂了妈妈的心,小彼得捧起妈妈的账单,读着读着,当读到“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他感到——;当读到“为他十年中的吃喝”,他感到——,……。此时此刻,你一定会更加理小彼得羞愧万分,他会想——。
6、小彼得用自己的行动向妈妈表明他知道错了,练读最后一段,声情并茂地读出小彼得内心的愧疚。
五、拓展延伸
1、其实,小彼得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所有的妈妈都一样,对待自己的儿女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从不觉得辛劳,从不要求回报。今天,让我们面对妈妈无私的付出和辛劳,把最想对妈妈说的话用“心”写出来。
出示:妈妈,您——————————————,
我想对您说————————————————。
2、汇报、交流、评议。
六、作业
爱要说出来,更要做出来。一句贴心的问候,一杯暖暖的清茶,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都会让妈妈觉得满足和欣慰。让我们用心去珍惜妈妈的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妈妈:妈妈,我爱您!
(出示课件)
这就是你们今天的作业,更是你们一辈子的作业!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篇4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3、结合课文内容,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准备做什么事。
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
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2、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a、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如,“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如愿以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小心翼翼”是特别小心、认真)
b、根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妈妈让他如愿以偿并开列一份特殊的账单,使小彼得将钱还回的事情。
对比两份账单,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表明了母爱的无私与崇高,同时也告诉小彼得:亲情是无价的。
3、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在看到对方的账单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妈妈:真没想到,我的小彼得会给我开出一张账单来。他懂得了要劳有所获,但是他还不明白什么叫爱的奉献,世间有些情感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批评他吗?教育他吗?不,我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让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
(彼得:啊,我得到钱了,真是太高兴了!怎么,妈妈也给我开了账单?“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这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字呀;还有妈妈在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一直那样的慈爱,她付出了多少辛劳,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回报的,可妈妈只写了“0芬尼”。妈妈,我明白了,亲情是无价的,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我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妈妈,我错了,我要把钱还给您,您还会像原来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吗)
讨论深化
1、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篇5
课前诵读: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雨果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林肯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一、谈话揭题
母亲一个最最温暖的名字,母爱书写了多少感人的诗篇
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和妈妈有关的一个故事:妈妈的账单。(齐读课题)
二、循导自学,整体感受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2、带着问题轻读课文,读准字词
3、反馈
a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
慈爱蹑手蹑脚小心翼翼一份账单
b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试试用上上面的词语说一说。
小彼得给妈妈开了(),()他为妈妈做事的();当他()得到了想要的()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他感受到了母爱的(),()地把索取来的()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三、引导解读,品味真情
(一)学习小彼得的账单,读中释疑。
1、出示平时的账单,那么小彼得开给妈妈的账单又是怎么样的呢?(出示小彼得的账单)谁来读一读?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理解芬尼:“芬尼”是德国的一种货币,20芬尼相当于人民币1元,那60芬尼就相当于人民(3元)。
理解款项:款项指每个项目多少钱。谁来说说彼得写了哪些款项?(指名说,齐说。)
2、从小彼得为妈妈开的这份账单里你读懂了些什么?(小彼得听话、懂事、勤劳、能干、有经济头脑)
(二)两份账单,进行对比
1、比较账单,发现区别。
师:那么妈妈开给小彼得的账单又是怎么样的?轻声读,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份账单有什么区别?
师:除了从金额的数量上来区别外,我们还能从其他地方来进行比较吗?比如劳动时间多少。抓住“十年生病时一直”妈妈是多么无微不至啊,十年如一日。
师:是啊,十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从日常的照顾到每一次生病时的护理,妈妈为彼得做了很多,很多。
2、妈妈为彼得付出了那么多,可是她写给彼得的账单上都是“0”芬尼。你看到妈妈的账单后,有什么感受?(我觉得他妈妈为他付出得太多了。我感受到妈妈太伟大了!为他做了那么多事还不求回报。我会有些不好意思,我不应该向妈妈要钱。妈妈为我付出的太多了,我以后要好好回报她。)
这张写满“0”芬尼的账单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妈妈对孩子的爱。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妈妈对彼得的爱,你觉得应该是什么?(伟大无私无价)随机板书
教师小结:是啊,这位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了孩子:妈妈对孩子的爱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那种爱是无私的,是无价的
3、写小彼得的回想,加深感悟。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小彼得在读这张账单时也想到了很多。
他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会准时送上一杯散发着香味的牛奶;烧上一桌可口的小菜……,同学们让给我们拿起笔把小彼得想到妈妈对他的关爱写出来好吗?课件出示
他读着读着,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
4、交流小结
同学们写得真好,彼得一直幸福地生活在妈妈的身边。每天,妈妈任劳任怨地照顾着他的饮食起居;生病的时候,妈妈又无微不至地给他关怀,彼得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妈妈的辛勤付出。
5、小彼得最后是怎么做的?
师(过渡语):面对餐盘旁边的60芬尼和母亲这份载满爱的“账单”,小彼得是怎么做的呢?
(1)出示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师:小彼得是怎样把钱塞进母亲口袋的?哪些词最能反映彼得的当时的心情?
理解羞愧万分蹑手蹑脚
师:同学们都知道,此时的小彼得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他的心里是充满愧疚的。让我们用缓慢一点的语气一起来读读这段话,感受小彼得当时的惭愧和内疚吧。
(2)集体朗读体会
四、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妈妈的账单,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
师: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在享受亲情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回报。比如: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捶捶背,端上一杯热茶;帮厨房里忙碌的妈妈擦擦桌子洗洗碗;给下班回来的爸爸递上一双舒适的拖鞋等等,尽我们的努力去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有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爱的传递,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快乐,更幸福!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篇6
教材分析:
《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教材。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理念,理解感悟课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出发。教师组织引导时,参考学习提示,为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服务。主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通过讨论学习明确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文中的事例中受到人文教育,引导孩子做一个热爱劳动、热爱家庭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妈妈给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投影。
2、写有2份账单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成长的每一点都凝注着父母大量的心血。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那么,你有没有关心过自己的父母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妈妈的账单》。(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
2、学生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o
a.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先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1、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大声地诵读。
2、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把他划下来反复地读,把课文读通顺。
b.检查反馈
1、老师从书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读错的词语,你能读吗?自己试一试。
2、你觉得哪些词语是大家容易读错的,你就当小老师来领读一下这个词语:
小彼得、报酬、索取、收款、款项、慈爱塞进、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
三、整体感知课文
小老师当的不错,如果我请你们再去默读一遍课文,谈谈你读这篇课文的收获,你行吗?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帮助你们思考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四、图文结合,体会情感
1、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2、请大家默读对比妈妈的账单和彼得的账单,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在看到对方的账单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4、师:同学们,妈妈的账单上没有具体的一件件事情。但是,十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十年的幸福生活,包含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小事。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想象一下,十年来彼得的妈妈是怎样照顾彼得的?
(1)先跟组里的同学交流,我们看看谁能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让大家感受到妈妈对彼得的爱。
(2)请学生推荐几个同学说给大家听。
5、师:我们被妈妈这份浓浓的母爱深深感动;此时,小彼得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呢?(出示最后小节和插图)看看插图,细细地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4)指名交流:彼得羞愧万分。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抓重点词,从彼得的神态、动作中体会到他的“羞愧万分”)
6、想象说话:同学们,假如现在你就是彼得,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指名说)
7、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传递彼得的心情,彼得的心声。
8、师:同学们,课文中彼得的妈妈没有说一句话,仅凭一张总额为零却满载母爱的账单就让彼得羞愧万分,将索取的报酬主动退还。同学们,你们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无声的教育,母爱无声,但此时无声胜有声。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份包含着妈妈良苦用心的账单。(配乐齐读。)
五、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如果你是彼得,请你选择一个情景,写一写爸爸妈妈对你的爱,
写在卡片上:
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父母为我们付出的那么多,我们应当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为父母分忧解难,可不能像彼得一样,开出账单,向父母索要报酬。如果那样做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2、学生交流今后的打算。
3、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七、板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
儿子按劳取酬(60芬尼)羞愧万分
母亲默默付出(0芬尼)不求回报
教学反思:
《妈妈的账单》是一篇阅读课文,文中叙述了小彼得帮助父母做了一些事,认为应该向妈妈索取60芬尼的报酬,就给妈妈列出了一份账单,妈妈知道后不动声色的给了小彼得60芬尼,同时也开出了一份账单,账单中妈妈为彼得付出的是巨大的,而妈妈的索取是0芬尼。小彼得看了账单后羞愧万分,把索取的报酬还给了妈妈。全文用细腻的语言表达母爱的伟大,孩子在母爱的感召下转变成长。
一堂课下来,自己感觉基本上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较成功之处是整堂课灵活地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说话、朗读训练,并感悟到母爱的无私、无价,让学生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弥足珍贵而不求回报的,要主动帮父母做事。我联系学生生活经历来学习课文学生自主性高,讨论氛围热烈,对文中的条理性也掌握比较透彻,整堂课贯穿“母爱”这一主线,通过提问、讨论、谈话等种种形式,学生深深感受到母爱之情。因而也就理解了妈妈写一份账单的良苦用心,懂得了小彼得计较和不懂事,整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理念,给学生充分营造质疑问难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跟着小彼得回忆成长中母亲给予自己的爱,并选择相关句式说一说:
想想起了天冷的时候,妈妈()
想起了自己过生日的时候,妈妈()
想起了生病发高烧时,妈妈()
想起了自己有了一点进步时,妈妈()
想起了(),妈妈()……
通过这个训练,学生对彼得妈妈这份账单中所包含的无价的母爱有了更深的理解。
当然,本课还有许多对自己不满之处,其主要表现在:指导学生阅读的环节上不到位,整篇课文读的份量不足,内容没有指导学生阅读,大都是以师生对话、问题进行。另外时间的安排不够妥当,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前面对文中的生字、词语处理的太细,两份账单在内容上的不同让学生剖析得太细。另外,在教学中我忽略了对词语的理解,如一——“蹑手蹑脚”、“小心翼翼”等,这样不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母亲》,把孩子带入母爱的情境之中。
谈话导入新课:你们爱你们的妈妈吗?你帮妈妈干过些什么?(刷盘子,扫地,倒水,——)。干过这么多,要过钱吗?
由此导课,师生一块板题:齐读课题,指导“账”的写法:古代商人用贝壳作货币。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a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我先请同学们自渎课文,听清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轻轻地读或大声朗读
2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划下来,反复读,把课文读通顺。
b检查反馈
1老师从书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读错的词语,你能读吗?自己试一试。
2你觉得哪些是你容易读错的,你当一回小老师领读这个词语.
小彼得报酬索取收款款项慈爱塞进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如愿以偿
三默读课文
小老师当的不错,我请你们再来默读一遍课文,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帮助你们思考:(出示投影)
这篇课文,最让我感动的是(),因为()
1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同桌交流(鼓动积极参与:两人交换苹果,你得到的还是一个,交换思想,2个人就是两个,4个人就是4个,只有缺席的遗憾,没有标准答案,这是全班交流共享的时刻)
2交流:
(1)小彼得羞愧万分,----(知错就改——齐读)
(2)哪里还让你感动?(出示两个账单)同桌对比着读,
两个账单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寻找不同。(数量上,时间上)板书:0
3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妈妈的账单,你还想起了什么?
(洗衣服,三顿饭,挣钱,织毛衣,送雨伞,假期里的旅游,冬日里的羽绒服。
你生病时妈妈时时守护在你跟前。结合孩子的实际,把感人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你发起高烧,病在你身上,而疼在妈妈心里。
4师生读第二份账单,深入感悟母爱无价,
5母亲永远是那么慈爱,0芬尼对妈妈公平吗?你认为母亲的付出应该值多少芬尼?(板书:母爱无价)
6妈妈为什么写0芬尼?板书:?(她认为应该,教育方法,珍惜母爱—)她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些事情,需要得到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全身心的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7这是一份怎样的账啊!板书:!师生读第二份账单,深入感悟母爱无价,
5母亲永远是那么慈爱,0芬尼对妈妈公平吗?你认为母亲的付出应该值多少芬尼?(板书:母爱无价)
6妈妈为什么写0芬尼?板书:?(充满母爱的账单,用爱心用绘制的帐单,无私的账单,总额为零,而满载母爱的账单,)
8再读——再深情些。咱们读懂了,小彼得读懂了吗?(出示照片)
也许小彼得一边读一边想到了许多许多:
小彼得展开账单读了起来,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会准时送上一杯散发着香味的牛奶;烧上一桌可口的小菜;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永远是那样干净,舒适;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总是那样忙碌。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
读着读着,想起了()
9小彼得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小结: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母亲”这个只有两个字的一个词,轻轻读出来,却又是如此沉重,她沉淀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时间和汗水。
四、故事升华——《牛的母爱》
不只是人类之间有母爱,动物之间也存有母爱。请看故事——《牛的母爱》。配乐讲故事。
孩子,这就是母爱,让我们对老牛读——母爱无价!
让我们对普天下的母亲们读——母爱无价!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有一课感恩的心,拿出行动,回报父母。
板书设计:妈妈的账单
牛的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部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一样,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象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到出半盆水——正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幺。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
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整理7篇) 】相关文章:
谁的本领大教学设计(整理10篇) 2024-03-28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整理7篇) 2024-03-28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整理4篇) 2024-03-28